煙雨江南,國樂清揚。
人文雅集,新潮東方。
身處東方,我們的生活是一場漫長而又豐富的精神遊歷。當現代人從對未來的無盡追問中回眸,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新人文生活美學,重歸視野。
采擷現代的肌理,追尋東方的精神,這就是峻佳設計希望在綠城樂清美學館中傳遞的新潮東方。不止於回歸,更是創新。
若論東方神韻,尤以江南為勝。琴棋書畫,茶酒香花……寫不盡的意趣與清雅之美,又至宋朝而成極盛。
當綠城與樂清相匯於城市母親河銀溪之畔,品牌與城市中的雅,便成為空間的主要品格和精神核心。
東方人是迷戀留白的,因此而賦予空間無邊的想像力。相較於西方對自然的客觀復制,東方文化中自然對主體思緒的觸發與靈動,是我們結構與重塑的設計出發點。
當潮音乍起,東方生活韻味圖景,便悄然浮現。
生活館的序幕將以一支輕舟出發,漁舟唱晚,收束「淡泊明志,寧靜致遠」之意。將米色大理石材質塑為舟形,將結構柱包裹消化,底下原石模擬湖底的原始粗礪,材質與形式重疊之時,賦予周邊細節以新的意義,孕育出一個空間的流動性。
孤舟在互相交織的線條中,擁有漣漪泛起時徐徐前行的視覺動感,將訪者渡入樂清的山水幻境,逐漸形成空間的漸次遞進。
視覺的協調與詩意都隱藏於每一根線條之後,但兩點之間的直線化為無數的曲折,便在遊移之間延遲了時間的韻律。
室內空間的節奏韻律取材於蜿蜒的銀溪,流暢的曲面線條不僅將各功能區合理區分,更讓最稀缺的景觀面成為室內延伸的一部分。
清麗、通透的材質是自然肌理的質地描摹,讓空間的間隔節奏半透明化,在安靜、無聲的材料浸透之中。
光線成為了時間,就算在陰影與光亮對比不強烈的情況之下,光線也會透過不同顏色的材質調整空間質感,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是新鮮的感受。
在美學館的中心,一把古琴安然置於此處,悠揚的琴聲從第一眼看見時便已產生,視覺與聽覺兩種意象巧妙交織,直接指向了東方式的溫雅、恬靜生活方式。
「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」,樂清水景綺麗,山間的瀑布牆奇景隨處可見,吧台上的金屬絲線模擬海浪波濤的起伏變化,獨特的視角將波濤湧起語言化。
光影流動之間,材質與形式互為表里,不同的自然形態以最適合的設計語言轉譯,與遠處即可瞥見的山海內外延伸,人與世界自成一體。
天下奇秀雁蕩山,遊弋在這山清水秀奇峰怪崖的天然意境中。原石在空間中以結構性的嵌入,每一顆未經打磨的石頭被放置於波紋線條之中,山的剛性遇上水的柔性,演繹調和後的生活哲學。
山海之間,空靈優美的樂清民謠回蕩於群山之間,經久不息。用手去觸碰空間中的石材產生的每一絲原始質感,都能將這一段記憶留在心中,不斷累積。
在樂清垂柳的樹影間,春風化雨,曉風拂面。以無質之清風為題,將其視覺具象化,為層與層之間的相連帶來人走風隨的浮動意境。
對於層與層之間連接的樓梯而言,距離感通常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,保持造型與質感的合適距離,就能探索出讓人感受到感情的設計,人們在上下穿行時會保有一絲別樣的期待。
以整個空間的輪廓走向來設計沙盤的漂浮之姿,帶來視覺上的呼應感,「海上浮島」的傳說進一步為其染上一絲烏托邦式的理想氣息。
「春水碧於天,畫船聽雨眠」,雨敲心緒,煙雨江南,瑰麗樂清,隱隱樂聲夾雜絲絲雨聲,飄搖入耳。
人與人、人與自然的互聯共鳴成為了空間的重點,設計師以皮革沙發、漸變隔斷為著力點,細膩有度,深淺有致。
湖光山色與碧潭翠林相互交織之下,思緒蔓延,時間在此時被無限延長,為生活館帶了一層永不過時的寫意之美。
山海河灣相遇,為樂清;高山流水合鳴,為知音。源自在地音樂文化與東方美學生活成為峻佳設計的空間靈感。泊舟、觀山、遇海、聽雨、撫琴,古典詩詞中的意境之美,被轉譯為當代的設計語言體驗,形成新的空間樂章。
項目名稱:綠城琨玉溪岸美學生活館
甲方設計團隊:王旭東 / 王燕 / 朱陸偉 / 溫新 / 汪錦鎮
項目地址:浙江樂清
項目面積:840㎡
設計單位:峻佳設計
主持設計:陳峻佳Kyle Chan
主案設計:Jimmy Ho / 彭鈺傑
室內設計:張英 / 曾子賢 / 周穎 / 鄭瀚琛 / 張力暘 / 盧偉鴻 / 李松 / 黃小冰 / 李珍清 / 黎抒敏
軟裝設計:沈琳晨 / 蔣慧珊
策劃&推廣:Sophie Shu / Larrissa Yan / 王恒 / Amber Peng
空間攝影:一千度空間攝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