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(圖/衛福部疾管署YouTube)
台灣的新型冠狀病毒(或稱COVID-19、武漢肺炎)Omicron BA.5變異株本土疫情,目前雖看似從高原期向下減緩。不過政府因應全球疫情發展及開放趨勢,已大幅解除入境限制改為「0+7」,居家隔離相關措施自11月7日起也大幅鬆綁,不少專家警告今(2022)年冬季台灣將面臨「免疫負債」,包含流感、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…等疫情會升高,民眾須當心疫情變化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26)日公布國內新增40317例COVID-19確定病例,分別為40261例本土個案及56例境外移入;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2例死亡。
指揮中心表示,今日新增之40,261例本土病例,為18,558例男性、21,685例女性、18例調查中,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,個案分布為新北市(7,066例),台中市(5,391例),高雄市(4,789例),桃園市(4,053例),台北市(3,939例),台南市(3,597例),彰化縣(2,094例),屏東縣(1,419例),新竹縣(948例),新竹市(917例),雲林縣(902例),苗栗縣(849例),嘉義縣(759例),南投縣(736例),基隆市(654例),宜蘭縣(652例),花蓮縣(479例),嘉義市(448例),台東縣(275例),金門縣(185例),澎湖縣(103例),連江縣(6例)。
(圖/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)
指揮中心指出,今日新增5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,為20例男性、32例女性,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,皆屬重度感染、48例具慢性病史、3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-19疫苗。確診日介於今(2022)年7月9日至10月23日,死亡日期介於7月19日至10月23日,詳如下表所示。
(圖/衛福部疾管署)
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、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,今日新冠重症個案中,有3例是孩童得到MIS-C(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)。其中1例為1歲男童,該男童在9月14日確診新冠,10月14日起出現發燒,10/20就醫住院,經檢查發現有腹水和心包膜積水,醫院懷疑MIS-C,經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後,已於10月25日出院。
(圖/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)
另1例MIS-C為5歲男童,該男童無慢性病史,於9月12日確診新冠,10月5日起出現發燒、皮疹,10月14日出現紅眼、草莓舌、腹痛,10月15日送醫急診住院,10月17日至18日因血壓偏低入住加護病房,經給予免疫球蛋白、類固醇後好轉,已於10月21日出院。
第3例MIS-C亦為5歲男童、已接種2劑新冠疫苗。該男童於9月15日確診新冠,10月14日出現發燒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10月17日送醫急診,經檢查有結膜炎、下肢皮疹、醫院懷疑MIS-C並收治住院,經給予免疫球蛋白、類固醇後好轉,已於10月23日出院。
(圖/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)
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,國內12歲以下兒童新冠重症累計共257例,37例死亡;分別為167例MIS-C、33例腦炎、26例肺炎、11例哮吼、4例敗血症、2例心肌炎、5例其他(共病、新生兒感染等)及9例家中死亡。
指揮中心說明,今日新增5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,為25例男性、31例女性,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,分別自加拿大(2例),中國、香港、韓國、新加坡、德國、日本(各1例)移入,另48例感染國家調查中。入境日期介於今年9月27日至10月24日。
(圖/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)
指揮中心統計,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,167,15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(含11,608,510例排除),其中7,555,884例確診,分別為36,174例境外移入、7,519,656例本土病例、36例敦睦艦隊、3例航空器感染、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。2020年起累計12,479例COVID-19死亡病例,其中12,462例本土,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,552例、台北市1,407例、台中市1,285例、高雄市1,171例、桃園市946例、台南市926例、彰化縣699例、屏東縣496例、雲林縣389例、南投縣385例、苗栗縣344例、嘉義縣314例、基隆市277例、宜蘭縣266例、花蓮縣219例、新竹縣206例、嘉義市200例、台東縣176例、新竹市142例、澎湖縣34例,金門縣28例;另17例為境外移入。
指揮中心呼籲,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,落實手部衛生、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,減少不必要移動、活動或集會,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,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,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,下載及使用「台灣社交距離APP」,共同嚴守社區防線。
房地產相關新聞
- 買方觀望 南市第3季不動產交易量縮
- 交易數據曝光!住宅買氣降…建商購地也保守
- 緩升息 商仲:Q4量能回穩、價格盤整
- 「兩年重購退稅」超神!他賺670萬:只繳23萬
- 租房想「提前解約」但合約若有「這條」最多只能拿回1個月押金
- 房子蓋太多「壁刀煞」難避免?專家:一般人都判斷錯誤
本文來源:台灣好新聞